步兵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垂钓文学chuidiao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陈老,自从《论语别裁》成书以后我发现自己再也写不出新的东西。不管从那个角度出发,最后写出来的东西都摆脱不出这本书的窠臼。甚至很多时候我都有一种文思枯竭的感觉。”朱子清苦恼的向陈启明请教道。
到首都后他并没有直接去央视录节目,而是先来拜访了陈启明大师,向他请教遇到的困难。
“哈哈……是不是很懊恼。”陈启明笑着不急不缓的道:“别急,这种情况当年我也遇到过。不只是我,我相信大多数走出自己道路的人都遇到过。”
长叹一声,陈启明感慨万千的说道:“想超脱前人的窠臼难,想超脱自己划下的窠臼更难。”
战胜别人不容易,战胜自己更难。
陈启明的态度也感染了朱子清,让他没有那么焦躁的心平静了一些,“您当年是怎么度过这一关的呢?”
这就是朱子清来找陈启明的原因。《论语别裁》成书之后他发现自己怎么都无法摆脱它的影响,所思所想都被限定在了这部书的范围之内。
贾其功给他的建议是不要只专注于论语,四书五经就是一个整体,佛道等文化也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研究一下这些书籍有助于更深的了解华夏传统文化。
但回去之后试了一段时间,不知道是时间太短对那些书籍的了解不够深还是药不对方,并没有什么效果。
第一次遇到这种超出掌控范围的事情,让他心中很没底。加上《论语别裁》是在前世著作的基础上整合而来,并不全是他本人的成绩。让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了怀疑,开始变得不自信起来。
这种自我怀疑使他焦躁不安没有办法集中精力学习。糟糕的心理状态让他看不到任何进步,于是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
想到陈启明作为传统文学大师,对这种状况应该有所了解,就一直想来找他求教。所以就算没有孙守青的请求,他也会来首都一行的。答应去孙芸的节目,只是顺道而为。
有人要说了,你一个文抄公有哪门子的文思枯竭,这不是搞笑吗?这么说对朱子清有些苛责了。
看过《论语别裁》和《于丹讲论语》原著的人都知道,这两本书虽然都带有‘论语’二字,但内容真的是天差地别。想把这两样东西糅合到一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融合的过程中,他还把这个世界的一些知识添加了进去。使得难度更大。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