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那场嘉靖朝的“大礼议”大戏让奉天殿里的洪武君臣们,眼睛都瞪酸了,心也提到了嗓子眼。
只见天幕画面一转:杨廷和那老头被皇帝一个“准”字打发回家养老后,文官们非但没怂,反而更来劲儿了!
礼部尚书汪俊(天幕贴心地标出了名字)成了新的领头羊,带着一大帮子人又乌泱乌泱跪满了大殿。
更绝的是,有个叫侯廷训的主事,搬出了老祖宗的规矩,写了篇《大礼辨》,说得头头是道。
吏部尚书乔宇一看,好家伙,有理论支持了!
立马带着将近两百五十号文武官员,齐刷刷上书,死活不同意嘉靖皇帝把他亲爹兴献王尊为“皇考”。
“我的个乖乖……”永昌侯蓝玉忍不住咂咂嘴,小声嘀咕,“这嘉靖朝的官儿,脖子都是铁打的?一个杨廷和倒下去,千百个杨廷和站起来?”
他旁边站着的魏国公徐达,嘴角也微微抽动了一下,眼神复杂地瞄了一眼龙椅上那位。
在洪武朝,谁敢这么跟皇帝对着干?
十族都不够老朱砍的!
可这天幕里的嘉靖朝……
这帮子文臣,简直是把“死谏”当家常便饭,一波接一波,前仆后继,硬是把皇帝逼得没脾气!
说句大逆不道的话,这简直是……做文臣的巅峰梦想啊!
当然,这想法也就敢在肚子里转一圈。
看看奉天殿里,朱元璋那张脸,阴得能滴出水来,活像刚死了亲爹(虽然老朱爹早没了)。
勋贵大臣们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大气不敢喘,生怕脸上露出一丝“羡慕”的表情被老朱逮住。
天幕还在继续放:
给事中张翀带着三十二人,御史郑本公带着三十一人,还有一个叫邹守益的,都跟吃了熊心豹子胆似的,写奏章骂皇帝,力挺汪俊他们。
连新科状元唐皋也掺和进来,上疏说什么:“陛下应该尊奉养父(孝宗)来明确正统,尊崇生父(兴献王)来成全孝道。”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