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 > 远去的风筝 > 第三十三章,山中的财

第三十三章,山中的财富

好书推荐:大明流匪顽贼战场合同工东晋北府一丘八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明末钢铁大亨织明首席御医我的谍战岁月寒门崛起快穿之病弱白莲洗白记乱战三国之争霸召唤军工科技天唐锦绣抗战:从八佰开始北雄亮剑之从警卫员开始做大做强秦时小说家影视从海豹突击队开始庆余年

说是休息,其实大家也没时间闲着。在张廷和韩勇的指挥下,士兵们和矿工一起砍树搭草房,准备宿营的地方。还有几名士兵清出一片空场,架起一个炉灶,给大家做饭。米和肉食、蔬菜等都是大家背进来的,够吃十几天时间,等吃完了再派人下山去运。韩勇计划的时间是在一个月之内见到预期的成果,只要第一批矿采出来,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

“韩勇,你过来,我告诉你这里的秘密。”

王城对韩勇说。

韩勇跟着王城走到山崖边,王城拍拍石壁,问韩勇:“韩村长,你知道这里面藏着什么东西吗?”

韩勇摇摇头,这些天,王城带给大家的惊奇已经太多了,韩勇实在猜不出这一回会是什么。

王城轻轻地对韩勇说出了两个字,韩勇的嘴巴张得老大,半晌才憋出一句话来:

“村长,如果这是真的,我们就发了!”

王成明白了韩勇的意图,便开始着手进行安排了。他找矿工们聊了一阵,挑出几名有些经验的担任工头,然后在韩勇指点的地方开始了挖掘工作。20名士兵中除安排几个人负责警戒之外,余下的人也编入矿工的小组,一起工作。

韩勇对于具体的矿脉走向并不了解,只知道就在这一片石崖的背后,但具体位置还需要进行探索。韩勇按着王城介绍的情况,按广种薄收的思路,把矿工和士兵分成七八个小组,每个小组挖一个地方,在石壁上掏出一个矿洞。石崖的表面已经有些风化了,矿工们挥舞着镐头,一点一点地把石头砸开,矿洞在一寸一寸向着深处延伸。

除了韩勇和王成,没有人知道他们在找什么东西。大家都清楚,按这样的挖法,肯定不是挖煤,南方的煤层一般都埋藏在上千米深的地下,这种挖掘法是不可能挖出煤来的。矿工们被要求严禁讨论工作问题,20名士兵和20多名矿工混编在一起,任何不轨的言行都会被及时发现。矿工们已经被韩勇吓破了胆子,索性保持沉默。所幸这位韩村长只是偶尔有凶神恶煞的时候,平时看起来还是挺和蔼……甚至于还有些顽皮。韩勇承诺的待遇也没打折扣,每天的伙食里都有肉,米饭则是管饱,这比在家里种田的时候可舒服多了。

韩勇把找矿的具体事务都交给王成和杨坤两个人去处理。杨坤有股闯劲。能够带领手下人打硬仗;王成思维缜密,做事稳重。两个人互相配合,相得益彰,还真不用韩勇操太多的心。

韩勇闲来没事,便每天在周围的山上转悠,既是游山玩水,稍带着也考察一下周边的地形。未来一旦矿区成形,必然会引来各色势力的窥视,如何保护这个矿区不受侵害,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韩勇带着纸笔,边走边画,几天时间里差不多绘出了一套作战地图,剩下的事情就是和军官们一起来进行纸上作业了。

除了上山的时间之外,韩勇也抽出时间和士兵们进行单独的交谈。他记得兵法上有一句话,叫作“上下同欲者胜”。要想带出一支精兵,指挥官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个士兵的心态。韩勇对于这个年代的人的了解,仅限于书本知识,利用这一段时间,他正好补一补课。士兵们大多比较单纯,还没学会掩饰自己的真实想法,韩勇问他们什么,他们就如实地回答什么。韩勇归纳了一下,大家的想法主要是两条:第一,大家当农民是因为生活太苦,现在变成士兵了,要求也不高,只要能够吃饱饭就行;第二,当兵的本份就是打仗,只要长官对他们好,他们愿意为长官卖命。

了解到这些,韩勇不禁感慨万千,这个时代的兵真是好带啊。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百姓生活困苦,饿死病死是正常的事情,再加上战乱频繁,人命很不值钱。当兵虽然时刻都有阵亡的危险,但对于生活无着的百姓来说,只是死法不同而已。韩勇想,未来只要护村队的经费问题能够解决,招兵应当不是什么难题吧。

头几天的挖掘进展很快,但刨完表面的风化石层之后,前面遇见了坚硬的花岗石,整个工作进度逐渐放慢了。矿工们倒是不惜力气,但无奈岩石太硬,往往要砸很长时间才能砸下来一些石块。王成看到进展不顺,愁容满面地来和韩勇商量。

“村长,这样干不行啊,石头太硬了,一天挖了几尺深。再拖上几天,我们的钱就不够用了。”

王城说道

“那怎么办?”

韩勇也没辙了,看来,他对于开矿的难度真的考虑得不够,误以为拿着镐一通猛挖就能奏效呢,在后世,采矿用的是风钻和风镐,与现在的纯人力工具完全不同。

“要不,我们开个诸葛亮会吧,集思广益。”

韩勇建议道。

张廷问:“什么叫诸葛亮会?”

韩勇说:“俗话说,三个臭皮匠,抵得上一个诸葛亮。所谓诸葛亮会,就是开一个全体人员的大会,让大家来出主意,通过集体的智慧,解决遇到的问题。”

诸葛亮会这种形式,在红军中间是很常见的方式,每逢大战之前,各个连队里都要开这种会,大家共同讨论战术。有人曾总结说,红军的看家传统之一,就是从战争中学习战争,而这种思想民主,就是学习战争的重要手段。

“好,咱们就开个诸葛亮会。”

王成赞成道。

矿工和士兵都被召集起来,参加他们一生中第一次拥有发言权的会议。一开始,大家都很拘谨,不敢说话。后来,有几个胆子大一点的士兵先开了头,虽然提出的建议并不怎么有用,但还是受到了韩勇的当众表扬。其他的人看到别人都发言了,受到鼓舞,于是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起来。

“村长,像这种情况,我们过去在矿上都是用炸药来炸的,不知道咱们现在能不能找到炸药?”

一位矿工问道。

“用炸药?这个点子不错啊。你叫什么名字?原来是干什么的?”

韩勇问。

矿工答道:“我叫冯木根,过去当过石匠,也挖过煤。我曾经放过炮,对怎么使用炸药多少懂一点。”

韩勇点点头:“好,你是个人才啊。”

说完,他又转头问王成和张廷:“咱们有炸药吗?”

王成摇摇头:“没有。早先有过一包炸药,打仗的时候用掉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垂钓文学【chuidiao1.cc】第一时间更新《远去的风筝》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目录 加书签
新书推荐:朕,就是亡国之君!美利坚军火商重生之四海帝皇逆清1845神朝之主,从觉醒万族绝色图开始医馆里的故事1850再造中华诡三国斐潜赤旗极品布衣长安匪荒原薪火目标三八线辉煌万历:我在大明搞改革从汉末开始一统天下谍战迷雾镇疆军1889远东枭雄镇国异姓王我上就我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