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日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垂钓文学chuidiao1.cc
马强和谢芬芳商量后决定留在B市。他们在B市租了一个平房,把女儿小雪接了回来,儿子冬生继续留在农村。
谢芬芳把房子选在铁路地区三角线一带,那儿离市区很近,房租又便宜,去马强单位有直达的公交,离小雪的学校骑自行车也就十来分钟的路。
谢芬芳选择这个地方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她打算在铁路这一带做零工,打听妹妹的消息。
她辞了饭店的工作,一个人回老家接女儿。和小雪离开的那天,已经会说话的冬生哭喊着要妈妈。
“妈妈去打大灰狼……妈妈去给冬生买好吃的……”婆婆抱着挣扎的冬生,不断编着词哄骗他。
谢芬芳和小雪一人背了一个大大的包裹,手里还拎着大包小包,她们要赶汽车去成都的火车站,然后坐火车去B城。
谢芬芳一步一回头,满眼都是对儿子的不舍。“你走了,他就不哭了。快走,快走!”
婆婆不断对她摆手,催促着。
谢芬芳再见冬生时是第二年过年,冬生已经三岁,追着鸡鸭满地跑。
谢芬芳三人背着大小包再一次出现在冬生面前时,冬生抬头看了一眼他们,继续追赶鸡鸭,他已经认不出他们。
回去几天,冬生渐渐和他们熟络,尤其天天黏着谢芬芳,一会都不离开。马强也因为时间长不见儿子,恨不得顶在头上。
可是过年也就短短十几天,之后他们该回去或上班或上学,冬生再一次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他的日子由被捧上天跌落到地下。
公公婆婆年纪大了,从冬生摔得浑身上下都是伤疤的样子就可以看出来,他没有得到好的照顾。但是有什么办法呢?如果那时接冬生去B市,谢芬芳会因为照顾冬生和小雪两个人而没法工作,而马强一个人的工资很难养活四个人,何况还有两个老人需要赡养。
谢芬芳和马强每次寄回来的钱既有冬生的生活费也有给两位老人的赡养费,否则马强的兄弟们肯定不会罢休,他们绝对不会允许两位老人照顾冬生。
当时只计算了两人打工三个月的收入相当于在农村种地一年的进账,其他因素没有考虑进去,后来才发现每一种选择都有无法克服的难题,比如选择留在城市,儿子冬生就成了留守儿童。
想一想要把儿子一个人留下,谢芬芳和马强就难受。他们是趁着天没亮偷偷走的,婆婆后来说冬生醒来后哭得撕心裂肺,几天都不好好吃饭。
那个时代不仅交通不便利,通讯也不发达,谢芬芳和马强文化程度不高,他们也不习惯写信,一年除了给老家寄几次钱,年终回去一次,再就很少联系。
冬生与他们见一次面表现得生疏一次,以至于后来他们再回去,孩子也不再追着他们跑,买回去的玩具看一眼,感兴趣就抱着玩具跑,不感兴趣直接扔了跑着去玩,叫都很难叫到身边。
五岁那年春节回去,冬生就拒绝叫马强和谢芬芳爸爸妈妈。他一直追着爷爷奶奶喊“爸爸、妈妈”。
马强责备母亲不好好教育孩子,让他瞎称呼。老太太听着非常生气,直说他们一走一年,扔下孩子。别人家孩子都有爸爸妈妈喊,冬生也想有爸爸妈妈,他就追着爷爷、奶奶喊“爸爸、妈妈”,老太太先开始还纠正,后来看孩子喊得可怜,也就不再管他,孩子在后面喊,他们也不答应,也不纠正。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好风读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垂钓文学chuidiao1.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