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风读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垂钓文学chuidiao1.cc),接着再看更方便。
我坐在高铁上浮想联翩时,秦朗打来了电话。接起电话那边传来睡意朦胧的声音:“你几点的车?哥们接你去?”
我说了我的车次,并说不用他接,北京我熟。他又问:“你自己吗?来玩还是办事?”
惠迎春和我坐在一侧,她听到手机里的声音,使劲向我摆手。
“不是自己,”我看了一眼惠迎春,促狭地笑,“去了你就知道了。”
挂了电话,惠迎春和我说:“咱们别让他接,我得回酒店换一身衣服才能见他。”
郝则鸣看她紧张的样子,笑着问:“是去见男朋友吗?这么紧张。”
惠迎春笑着没说话。
“小惠家就是B市的吧?你父母是做什么工作的?把你教育得多才多艺。”
郝老师问。
再高学历的人,到了老年也回归到了聊天即查户口阶段。
“郝老师,我家从我爷爷奶奶那一辈就支边到了B城,我爸爸在税务局工作,妈妈后来辞了工作做服装生意。您去过B城吗?振兴商场二楼整个楼层我妈妈当年贷款买了下来,现在开着服装城。只是这两年因为疫情生意不太好做。”
惠迎春有点小得意地介绍着自己的家庭。
这是我第一次听说惠迎春父母的情况,我又开动脑筋开始默算整个振兴商场二楼值多少钱,怪不得惠迎春花在整容上的钱那么多,她头上的伞是用钱搭起来的,当然可以过得随心所欲。
“怪不得你那么优秀。我对你印象最深的是你们大一迎新晚会上你吹长笛那一次,真是响遏行云,后来在课堂上一眼就认出了你。”
郝则鸣用他洪亮的声音夸赞着惠迎春。
这个老人真是爽朗,对人哪怕是自己的学生也不吝赞美之词。
“郝老师,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学长笛,一直到高二才停。那时原本想走高水平艺术团招生这一块,后来我爸爸妈妈看我成绩尚可,觉得靠自己考也可以上个不错的学校,就放弃了走长笛这条路。”
惠迎春骄傲地说。
惠迎春现在在我眼前放着光芒,这几年她是内外兼修,全方位提升自己。
“这么优秀的姑娘,一定要好好找个男朋友。”
郝则鸣叮嘱她。
“嗯,郝老师,我们这次去北京是见同学,不是见男朋友。对了,我们这个同学的妈妈也是咱们H大的校友,并且是合并前中文系的,应该就是我们现在的人文学院吧?”
惠迎春和郝则鸣聊着,我在旁边听着。
“对对,后来文史哲三个系加上新开的新闻专业合并成了现在的人文学院。你们同学的妈妈叫什么,知道吗?”
郝则鸣问。
“哦,姓黄,好像叫黄文慧,是我们区委组织部的一个领导。”
惠迎春对秦朗的家庭成员了如指掌,看来真是做了功课的。
“黄文慧?哦,那我知道。很善良和精干的女孩子,是我的学妹,我上研一时她大一。我们研究生做一个课题需要找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当时黄文慧是班长,她帮了我们很多忙。”
郝老师回忆着遥远的事情。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