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相日记》转载请注明来源:垂钓文学chuidiao1.cc
语音加录音,我听了差不多两个小时,这个女人不愧是和媒体打交道的,她把自己的故事讲得声情并茂,初听励志,细细琢磨感觉别扭。
沈碧云出生在一个小山村,从小就聪明伶俐,长相俊美。
1994年高考,当时她所在的地方分普通文理科和省内师范农林牧两部分录取,后者以后要定向回到生源所在地。
她不想再回到自己生活的这个偏僻的小县城,直接报了普通文科,高考分数下来,她比师范线高62分,但是差普通文科10分,她落榜了。
1995年复读后再次高考时父母无论如何不同意她再报普通文科,无奈她只能报省内师范那一类。
结果,高考成绩出来,她超了普通文科线30分,但是只能去省内的师范,两个通道各报各的志愿。
于是她就上了H市的师范大学,学了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她的入学成绩是班里的第一名。
沈碧云是一个人去大学报到的,在这之前她只从村里去过县城。
但是父母给她凑够上大学的生活费后就没有路费送她去H市了,何况父母也没出过远门。
沈碧云带着行李,坐长途大巴颠簸八个小时来到H市的汽车站。她晕车,路上吐得七荤八素,司机不停给她递塑料袋。
H市汽车站和火车站相连,在车站广场沈碧云找到了师大接站的同学。
当沈碧云扛着行李,拉着三姑送她的红皮箱,背着背包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接站的同学都惊异于这个瘦瘦高高的女孩子的力量了。
来到宿舍,其他七个人都到齐了,大家热情地和她打招呼,但她不会普通话,怎么也张不开嘴。
收拾完行李,沈碧云发现自己唯一的一双运动鞋因一路奔波落满了尘土,但她没带鞋刷子。
她看见窗台上一个同学放着的刷子,想开口借,但是悄悄试了几次都不会发“shua”的音,只好作罢。
学中文的沈碧云普通话不过关,现代汉语课上屡屡闹笑话;英语也听不懂,她的高中学的是哑巴英语,只会刷题,读写没问题,听说完全不会。
在宿舍里,同学们拿出各种款式的衣服和各种小吃,互相交流交换,她们谈论起来歌星等内容头头是道,她完全插不上话。
当时宿舍里拉了一根绳子,大家洗了的衣服都晾晒在上面。她看见其他同学精美的胸罩和好看的内衣。
而她考上了大学才第一次花了五元钱买了一个胸罩,内裤一直是她母亲用穿破的秋裤给她改造的。
她出去买了两条短裤,把秋裤改造的裤衩,悄悄扔进了卫生间。
卫生间纸篓子满了,大家就把纸扔到台子上,沈碧云好奇她们为什么不直接扔到坑道里,扔得到处都是,多脏。
她把裤衩扔到坑道的那一天,卫生间堵了,打扫卫生的女清洁工一边干活一边骂,她才知道大家为什么要把各种纸扔到外面。
刚刚入校不久,迎新晚会上,宿舍里的八个女同学一起排练一首小合唱,题目是《红莓花儿开》,她一唱到“我与一位少年漫步树林外”就笑,最后因为她发音不准和笑场被开除出合唱队伍。
入学不久,学校开运动会,从大一的学生中选仪仗队队员,沈碧云因为长得好看,个子又高,班主任葛桑老师就推荐了她。
排练结束后老师说:“运动会那天大家就穿自己最漂亮的长裙,五颜六色就是风景。”
可是沈碧云没有裙子,从小到大她从来没穿过裙子,于是她花了二十元钱在一个地摊上淘了一件二手的裙子。
裙子是灰色碎花的,她带回宿舍几个同学就笑话说:“你怎么搞了一件大妈穿的衣服。”
最后宿舍里的小云把自己的长裙借给了她。
同学们约她逛街,她分不清公交站的方向,走在高楼林立的商场头晕,在滚动电梯前迟迟不敢迈步。
那时候的大学生远没有现在卷,很多人觉得上了大学基本就完成了人生大事,何况他们这样从哪儿来最后又会回到哪儿的学生呢?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好风读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垂钓文学chuidiao1.cc),接着再看更方便。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