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引导铺垫,三大只总算全然明白了。
李二拍案而起,“朕明白了,这就是类似于汉武帝独尊儒术,在全国尤其是宦官中推行这十大品德,内侍没有家族后代,所以钱就是其唯一追求。
但是,如果提高内侍地位,让内侍名正言顺参政掌权,以忠孝为其追求。
他们没有后代,所以梦寐以求就是青史留名,如果能以忠孝立身,忠心拱卫皇权,那么即使掌权了,只要有明君出世,也可轻易收回。除非……”
“除非他想遗臭万年,身败名裂。”杨庆补充道。
“那么,万一掌权宦官与外臣勾结呢?”长孙问道。
杨庆看着李二,李二秒懂:“这个不难,宦官奉献忠诚于皇家,以忠孝立身,便是如同世家以才学立身,纵使君王也要真心对待。
同时,忠孝也成了宦官的束缚,就算出现某个人想勾结内外,但是宦官群体本质上是忠诚皇权的。所以,明君可以轻易利用想上位的内侍进行反击。
宦官群体本质上是想以忠孝立身,退而追求善终,进而想青史留名的。
所以,他们不会允许某个人想破坏这个规矩,就像世家本质上虽然只顾家族利益,但也有不少忠诚国家,以忠孝立身。
只是世家太重家族利益了,所以才会造成王朝更迭。”
接着李二叹了一口气:“如果精妙思想,这样后世子孙还不能保住皇位,无能如此,合该灭亡。庆儿,大明是如何灭亡的。”
杨庆挠了挠头,“怎么灭的,师父没有细说,只是说大明统一全球后,不能再依靠战争对外释放压力,纠缠两百余年后因为内部压力分崩离析。不过对这一段我还没想太明白。”
李二也似懂非懂,不过他对前面的话是理解到了,尤其是他本来就是造反出身,再了解到东汉末年皇权士权争斗真相,两相对照印证就更加明白了。
其实,这也是为什么在真正历史上,皇帝们一开始都喊着禁止宦官干政,但是后期都不约而同地使用宦官。
包括历史上的唐太宗也是,张阿难作为唯一一个陪葬昭陵的宦官。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