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颍州启程回到长安,李贤先是拜祭了昭、乾二陵,毕竟是打着祖宗的名头出去的,不磕几个头,李贤的心里也过意不去。
河南道一行,让李贤看清了一些人,也看清了一些事。原本一定下不了的决心,他也终于下了,警示不足以显示法度的威严。
于是,当即下旨,晋马遵为御史大夫,提领御史台,爵进高唐县公。李景桓为江夏郡王、李崇义为河间郡王、李孝逸为淮安郡王。
四人共提御史台,百骑司,大索天下官吏,凡事涉陈州、颍州之官吏,立即羁押待审,抄家取证。凡涉及桉件之人,不必请旨,不论身份,即刻下狱。
圣旨一下,朝野是一片哗然,马遵在陈、颍杀了多少官,早就背上了酷吏之命。李景桓三王,更个个都是杀坯,如此一来,还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
三木之下,何求不得!进了百骑司,能有多少无辜之人,被牵扯进来,还不知道呢!
是以,不少官员都跪在宣政殿前,请皇帝收回成命,勿要一小度大,因小失大,不可以用酷吏治国。这可是会给子孙后代,留下恶例的。
“陛下,陛下,马遵在颍州,屠戮官员府吏,高达三百五十余人,手段残忍,悬头于市,他就是本朝的张汤啊!”
“陈州官吏谋反,与其也脱不了关系。如果,朝廷的钦差都这么干,那岂不是要人人自危。”
“陛下,国家有法度,朝廷有律令,犯官再可恨,自有国法处置,不应以酷吏加刑啊!”
“天下官吏,仕林学子,可是看着您呢?您不能放纵了自己,害了大唐啊!”
看着群臣在殿外“仗义执言”,郝处俊、张文瓘、岑长倩、狄仁杰几位宰相,都不住的摇头,这些人都当官当湖涂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