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进行大江截流三维预演
位于长江南岸的导流明渠,是在三峡工程大江截流后6年时间内长江的主要通道,承担江水过流和非汛期通航的任务。
导流明渠全长约3.4公里,底宽350米,一般水深20多米。导流明渠可以安全渲泄100年一遇、流量为每秒8.37万立方米的长江洪水。
导流明渠在5月1日破堰进水,由于6至9月处于长江汛期,江水含沙量大,而大部分长江水流仍从主河床下泄,明渠内流速较小,致使一些泥沙在明渠沉淀下来。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主管技术工作的副总经理王家柱说:
导流明渠出现淤积属正常现象,这种淤积是局部的,它不会影响正常通航,更不会造成任何生态问题。
10月22日,王家柱说:
由于导流明渠出现淤积而降低对江水的分流能力,如在合龙前不能冲走,截流龙口的落差和流速会加大,将增加大江截流的难度。有关方面对解决明渠淤积问题十分重视。最近几天,随着截流围堰口门的不断缩窄和河床垫高,江水流经围堰口门的比例逐步下降,而通过导流明渠的比例逐步上升,导流明渠江水流速已达到每秒1.3米至1.4米。
测量表明,10月14日明渠对江水的分流比例为34%,此后分流比逐日增加,到今天已经达到53.9%。按照大江截流设计对明渠分流的要求,当形成最后130米龙口时,明渠分流比应达到70%以上。根据目前冲刷情况分析,在大江截流合龙前,达到和接近这一比例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王家柱并且介绍说:
三峡工程已定于11月8日进行大江截流。为确保万无一失,有关方面正在密切观测导流明渠泥沙淤积情况,补充进行水下地形测量、分析计算和模型试验,研究解决淤积和增加明渠分流能力的措施。同时,制定在明渠分流能力不足,截流难度加大时的施工预案。
大家看到,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顺利推进。到22日为止,截流上游围堰戗堤口门已缩窄到约150米,两天之后,截流围堰戗堤将形成130米龙口。
建成于1994年的三峡截流试验场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截流模型长60米,宽30米,按1比80的比例模拟了从上游茅坪溪渡口到下游东岳庙长近5公里的长江河段形态。
大家看到,大江截流模型试验场,静静地躺在这里。截流模型周围堆放着一些用于“截流”抛填的碎石。
试验场负责人饶冠生装了一水瓢碎石,向大家演示说:“这一瓢,截流时相当于两台77吨装载车的抛投量。”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炮灰的人生2(快穿)》《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天命在我》【溜达小说】《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在北宋当陪房》《和无数个我互相帮助》《我的梦境可以捡到至宝》【笔趣阁】【小紫书】
垂钓文学【chuidiao1.cc】第一时间更新《千秋功业: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最新章节。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