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邓小平决策三峡工程
1980年7月,时任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副总理的邓小平从重庆沿江而下,视察三峡坝址和葛洲坝工程。
7月初,湖北省委书记问林一山:“小平同志要看看三峡,本来想让你陪同,考虑到你的身体情况……你看让谁去合适?”
林一山说:“魏廷铮。”
这时候,魏廷琤已经是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副总工程师了。
7月9日,魏廷铮等抵达重庆。
11日,邓小平到达重庆,一下火车就上船。“东方红32”号轮立即起锚。
邓小平这次来四川,说是休假,实际上满脑子想的都是中国的大事情。他要使这艘巨大的中华之船,轧碎万顷惊涛,直驶第21个世纪。
十一届三中全会刚开过一年多,中国的改革开放之路开了个好头,老百姓脸上笑容多了,国家的各项事情开始走上坡路了。
邓小平对这些是满意的,但是更多的是不满意。
邓小平这次到四川,他看到老百姓生活的真实情况,心里很不是滋味。
邓小平对四川的干部说:“山区农民居住分散,生活很苦,政策要放宽,让山区尽快富裕起来。”
有的农民用不上电,烧不上煤,连烧柴都困难,邓小平特意交待:“要因地制宜解决农村能源问题。”
这一段时间,有一件最重要的大事,就是怎么样把国家的经济建设搞上去,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好一点。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我们的人民还这么穷,这件事揪着邓小平的心。
在来之前,邓小平了解了有关对三峡工程的争论。这是一件关系到国家经济建设和人民利益的大事情,怎么拍板、下决心?邓小平要亲自来看一看、听一听。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