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垂钓文学】地址:chuidiao1.cc
包拯秉公执法不徇私情
包拯(999—1062年),字希仁,是庐州合肥县(今安徽省合肥市)人,28岁考中了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包拯做官期间,每到一个地方都为当地人民做了不少好事。由于他认真处理政事,执法如山,铁面无私,所以很受人民爱戴。
当初考取进士后,担任大理评事,实职为建昌知县。但包拯考虑到父母年纪大了,不忍心离开,就推辞没有去就职,后来调任和州管收税的官,父母不愿离开家乡,包拯就辞掉官职,日夜侍奉双亲,这样过了十年,父母相继去世后,包拯还在父母的坟旁建造了一个茅屋守孝。守孝期满后,还在父母坟前徘徊,久久不愿离去,最后经别人劝说,才到吏部报到,出任扬州天长知县。
包拯当了二十几年官,历任知县、知州、监察御史、户部副史和地方三路转运使、御史中丞、三司使和枢密副使,不管在何处当官,他都是克己奉公。
在天长县当知县时,一天有个农民来告状,说他家的牛昨晚被人割了舌头,请求查清此案为民伸张正义。包拯询问了一些问题,估计是冤案,但没有证据,就对农民说:“你先回去吧。”那农民不走,说:“我的牛流血不止,不能吃东西,怕是活不长了,那该怎么办?”包拯说:“你回家把牛宰了,但不要声张。”按照当时的法律是不能私自宰杀耕牛的。农民回家后,真的把牛给杀了。几天后,有人举报说:“有人违反官府命令私自宰耕牛。”包拯盘问:“你知道他为什么宰杀耕牛吗?”那人回答:“不清楚,听人说好像是舌头割掉了。”包拯脸一沉,说:“给我拿下!”那人大吃一惊,“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忙认罪求饶,一桩奇案立刻真相大白。从此民间流传有个审判牛舌案的包公。
包拯一到庐州,合肥县衙门告状的人忽然多了起来。包拯感到奇怪,于是亲自到县衙了解实情。原来好多人是告包拯的舅舅抢占民田,欺压百姓。包拯很生气责问县令:“这些案件为何不审理?”
县令说:“那些人是诬告,我已命人把他们赶跑了。”
包拯听了更生气,厉声问道:“你怎知是诬告?身为县令,你本应为民做主,却不体恤民情,反把告状的人赶跑,理应将你查办。姑念你是初犯,暂且放过。你现在要加紧审理!”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小说推荐:《趋吉避凶,从天师府开始》【笔趣推文】《被迫成为站姐后[娱乐圈]》《家兄嬴政,谁敢杀我?》《封神:开局被抽龙筋》《美食:美食系神豪》《人在华娱,职业奖励是间谍》《灵气复苏,我从种田开始修仙》《回到过去做财阀》《庆余年:范府大宗师》
《中国历史名人之六》转载请注明来源:垂钓文学chuidiao1.cc,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