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亭能做到院判的位子,家世、天分和勤奋缺一不可,饶是回去的路上也不肯放松,戴着小眼镜儿总结脉案。
他年纪大了,因长期伏案抄写坏了眼睛,去年英吉利画师保罗进献了几幅金边西洋眼镜儿,隆源帝自己留了两副把玩,剩下的三幅一个给了上书房的白先生,一副给了皇后的父亲,最后一个就给了何青亭,老头儿视若珍宝,日日都仔细擦拭。
谁承想那日保罗来太医署拿药,见何青亭擦得勤就提了一嘴,说擦太多容易有划痕,把他吓得够呛,后来就改成了隔日水煮。
洪文觉得他戴着眼镜的模样特别有趣,嘿嘿笑了几声,等老头儿从眼镜上方看过来时,又连忙缩着脖子看向窗外。
快到饭点了,街上百姓尤其多,小两口一起来的,扶老携幼一大家子来的,都说说笑笑。
洪文看着看着就不自觉跟着笑出来,“真好。”
何青亭瞅了他一眼,“什么好”
洪文抬头想了下,“什么都好。”
风和日丽好天气,没有天灾,眼前的人吃得饱穿得暖,难道不是天大的好事么
街上人多,马车跑不起来,只好顺着人群慢慢走,打着蹄铁的马蹄声踢踢踏踏又清又脆,像江南伴着雨打荷叶声的民谣小调。
洪文才要缩回车里,眼角的余光却瞥见街边一个摊子,“停车”
车夫问道“洪太医,您有什么事”
洪文掀开车帘跳下去,笑道“劳驾稍等,我买个东西就回来。”
说罢,一溜小跑冲了出去。
何青亭眼睁睁看着他一头扎到卖竹蜻蜓的摊子上,无奈摇头,也跟着下来。
平郡王妃的病情并不紧急,而且他们这会儿回去也正是隆源帝用膳的时间,总要等午后才有空见他们,早一刻晚一刻的,倒也不妨事。
卖竹蜻蜓的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小伙子,说是摊子,也实在算不上。他只牵了一头小毛驴,毛驴屁股后头绑了个像卖糖葫芦的那种麦秆垛子,上头插满了五彩斑斓的竹蜻蜓。
他随手取了一只青色的用力一搓一抖,上方倾斜的竹片就嗖一下飞向高空,围观的大人小孩儿都跟着仰头,发出整齐地“哇”“真高”。
大约世人都有个上天的美梦,哪怕自己做不到,看着这些小玩意儿上去也叫人欢喜。
不多时,竹蜻蜓落地,有个眼尖的小姑娘跑过去捡了回来。
更多内容加载中...请稍候...
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若您看到此段落,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畅读模式、小说模式,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